□ 本报评论员 付小为
经陕西纪委调查,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存在严重违纪问题。依照有关纪律规定,陕西方面日前决定撤销杨达才的各项职务,并进一步调查发现的其他违纪线索。
从延安“8·26”事故现场微笑,继而遭网友“人肉搜索”身陷“名表门”,事情已过去近一个月。时至今日,撤销杨达才职务,似乎总算给了外界一个“下文”。一些观点视之为网民“倒逼”的又一次胜利。然而,回顾一路曲折而缓慢的处理推进过程,有必要提出一个问题,陕西方面在杨达才问题上的应对为什么会如此被动?或者说,应对的被动性从何而来?
如果说让杨达才进入公众视野的“微笑事件”,可能有拍摄角度、意图,特定环境具体情形,外界解读和认知视角差异等产生的叠加效应,尚难还原一个客观真实的现场,作出符合公允的判断。那么,进入“人肉”环节,从发现杨达才的戴表疑点开始,问题的性质、质疑的性质就发生了转变。对官员举止得当性的监督,已经变成了对官员是否涉嫌违纪违法的合理怀疑。事实上,这种情势缓急的骤然变化,同时意味着官方回应的态度也当有所调整。起初的为部门“一把手”打圆场的做法,应迅速转为就公职人员纪律问题的严肃处理。显然,陕西方面并没有做到这一点。
过去的一段时间,几乎上演了一场持续的陕西权力系统与公众舆论间的“攻防”。上月30日,陕西省委宣传部发布消息称,陕西纪委已对杨达才进行调查,除此之外,当地相关部门便再也没有就此事作出其他主动说明。于是,此后舆论场的各类消息以“一追问一回答”的结构呈现。“局长天天在上班”,陕西省财政厅拒绝公开杨的年度工资,乃至杨本人接受不同形式采访,以自曝年薪方式自证“清白”,每一个回应都有着疲于应对甚或不得不应对的被动,从相关部门的表现中,看不到多少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意愿和诚意。
其实,陕西官方原本可以不至如此被动。在杨达才受到民间质疑的第一时间,有关方面就应对其作出停职处理,并进一步予以调查——当一个官员不为民众所信任时,这才是真正负责任的做法。待到调查结果出炉,要及时对外公布,如果确有问题,撤销其职务,接受继续调查和处理;如果没有问题,并不意味着马上就可以官复原职,还需要得到公众的认可,重获社会的信任,如此方为正当。
南京周久耕事件,便是在舆论势头形成之初,即引起当地政府高度重视,时隔不久对周作出免职处理。而后,周久耕被证实确有受贿事实,并且受到了刑事追究。反观陕西方面,在对杨达才作出处理之前,几乎是步步被动。更耐人寻味的是,对一个已经失信于民的官员,不到调查证实的最后一刻,都不敢“提前”处理,如此“审慎”,除了造成被动,还有什么效果?